加恩書不起

Share this post

《幹林辭典》4:卡農

chiukaun.substack.com

Discover more from 加恩書不起

你是不是書不起?訂閱看看啊。
Continue reading
Sign in

《幹林辭典》4:卡農

加恩
Feb 7, 2023
3
Share this post

《幹林辭典》4:卡農

chiukaun.substack.com
2
Share

期待已久的幹林辭典回來了!

雖然好像只有我在期待。


《幹林辭典》4:卡農

這集幹林辭典不是要講一個特定的詞,而是一個幹話方法論。

幹話的本質,就是得體又禮貌,面面俱到,同時卻巧妙地內容空洞。

越是精美而空泛,流暢而枯燥,這種極為強烈的矛盾張力帶來的幹意,就是幹話的精髓。

幹話,講到精髓處是難以精通的語言藝術。

在我的觀察,大多數上班族都有幹話N5~N4程度,行銷部門比較流利,通常具備N3等級,基本的文案寫作幹話能力。

然而在N3到N2之間卻有一個大檻,這上去就是政客、主持、藝人之流。

而這些人也大多已經通過最高階的幹話N1檢定:出書。

幹話難以精通,但我們日常市井小民,並不因此就無法親近幹話

人人有幹意,人人可說幹,幹話是一種極為民主的語言模式,上手相當容易。

掌握幾個技巧,馬上可以讓你從N5到N3。

因為很幹,所以說三遍

幹話最基本的起手式:「同樣的事情講三遍」。

但要注意:不是同一句話講三遍。而是同一件事情,用不同的講法講三遍。

舉例。

我大學在西班牙交換待了超過半年,現在申請美國簽證,必須要取得西班牙的良民證了。

前幾天我打電話去那種留學代辦,問他們可否幫忙在西班牙收件,轉寄回來台灣。實際上若把電話內容逐字稿下來,大概長這樣:

「西班牙的良民證,我們過去經驗是可以直接寄回台灣的。對,因為在西班牙官方,他們應該是可以寄到國外去,所以你可以去問問看。就是,對,我想他們表格應該是可以填台灣地址,所以你要他們寄來台灣應該是沒有問題。」

我驚呆了。

同樣一句「可以寄台灣」,竟然說了三次,三次都換一個方法來講,每次都講得一樣,卻又都不一樣!

等等,這不是卡農嗎?

「不同高度聲部依一定間隔進入,此起彼伏,連綿不斷」,

這就是幹話的精要啊!

你以為這叫做鬼打牆,不,這叫做卡農。

哥講的不是幹話,哥是卡農。

這個起手式如此之有效,可以應付任何情境,因此普遍見於政治人物、公家機關、大專院校、醫療場所...基本上任何有需要跟一般民眾、大腦轉速較慢的人(講得夠委婉了)溝通的場所,都廣泛可見這項技巧。

像我太太之前在醫療場所工作,她對這個技法之精通,我時常感到讚嘆。

但,為了婚姻之和諧,還是點到為止。

有興趣你自己去交一個護理師女/男朋友。


一個不嫌少,兩個恰恰好

記得我小時候星座這件事情還停留在自由時報生活版的階段,大家會去翻一下然後才知道這禮拜要穿什麼樣的衣服。

那時候星座很簡單,你是幾月生就是什麼星座。還有人把他唱成一首歌方便記憶。忘記哪個星座在哪個前面,我腦袋就會自動播放:

「山央水平雙瘀木楊做,金妞雙子菊偕左,獅子處女填平射手座~oh~女人的心,千變萬化~」

但好像發展到2023年,星座這件事越來越複雜了。

好像以前只說一個星座,已經不夠有說服力了。現在大家會講「我是山羊,跟水瓶」,還有上升下降,十二宮位,行星相位,出現了2D排列組合加上3D維度。

然後還有時間維度。最近不順利就是水星逆行、九/八大行星連線,直接跳轉4D維度。

如果今年還要來翻唱星座這首經典,光寫詞就要上升下降先來個C12取2;再來水火土風,水星逆行,日冥三分...我認為王力宏醜聞的唯一原因,大概是因為經紀公司要他翻唱星座,趕緊想個辦法快快下台。

2023年了,想唱星座的歌手必須要會rap快嘴才行。


我參加了一場告別式

是說上週五去高雄喜劇開港的open mic,真的很有感觸。

在樓下遇到很強的演員GE(ig: @geisveryhandsome),跟他小聊了一下高雄這邊的場子如何,他說「大多數時間都不錯,不過有幾場就會很像是告別式一樣」

我說我懂,台北以前人少的時候也是這樣,場子超冷。

然後上樓,open mic開始,第一位演員(麋鹿)就拿出了骨灰罈...

幹,原來是真的告別式啊,GE。

鬼才會笑呢,哼。

(pun intended)

關於硬場子

好久沒有講這種,觀眾人數不多(新來的三位,其他都演員),大多數笑話都很難中,必須要花很大力氣才能推動能量的場子了。

甚至,講完這場讓人有一種全新的感受。

我覺得講這種場子才會讓人進步。但,不是那種什麼「磨練才會成長」那些幹話。

我覺得來看喜劇,就跟玩團康遊戲有個共同點:人越多,集體智商越低。要逗笑五百人,五十人,跟五個人,難度是完全不同檔次的。

更久以前在麥芽堂精釀酒吧(倒了,都喜劇演員害的),一個老外 Andrew 時常會在那邊辦open mic,人數大概就是3, 5個。我說的是總人數。

所以就要在台上對著三五個人講笑話,然後這些人全部都是演員,全部都聽過你講同樣的笑話了。

當然不是很好的場子,但我總覺得在這樣的「肉搏場」裡,好像才真的練習到一點點,喜劇很核心的東西。

和觀眾連結。

我猜啦,和五百人連結相對的容易,因為樣本數夠大時大家在想的就呈現鐘型曲線,走保守牌的梗,講個「來看博恩的有誰?出去」大概都會中。

和五個人連結,演員在台上心思就必須非常敏銳,從context去揣測觀眾心中到底在想什麼,然後要在正確的timing,用正確的deliver表達出來,然後再接一個tag,再接一個tag,再接一個...基本上要做好一種「今晚沒有本」的心理準備。

必須完全專注,否則隨時都會摔到谷底,技巧不足的話(我)就注定要慘摔來獲取教訓。

就跟極限無規則滑雪一樣刺激。

比起五百人的笑聲,獲得五個人的大笑,爽感會更加強烈,因為你心裡知道這份笑聲著實得來不易。

這一晚,我在喜劇開港重新回味了這個刺激感,也感受到阿海帶這群演員的用心,似乎看見了以前的social。

過去的我太驕縱於享受台北的大場子這件事,隨便中文場都是一百人上下,以至於忘記了,當年愛上喜劇時,那份迎難而上,遇強則更強的執念。

謝謝喜劇開港,讓我重新遇見這份執念。

3
Share this post

《幹林辭典》4:卡農

chiukaun.substack.com
2
Share
Previous
Next
2 Comments
Share this discussion

《幹林辭典》4:卡農

chiukaun.substack.com
徐苗
Feb 7

好希望告別式能找單口演員火烤一波

Expand full comment
Reply
Share
1 reply by 加恩
1 more comment...
Top
New
Community

No posts

Ready for more?

© 2023 加恩
Privacy ∙ Terms ∙ Collection notice
Start WritingGet the app
Substack is the home for great writin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