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今天到底要寫什麼?」
盯著空白的電腦螢幕發呆,游標閃爍著。
每個寫作者,都一定有過這個經驗:
明明平常很多想寫的,明明看書時很多靈感的...
等到真的坐在電腦前,啥都想不起來。
一片空白。
我也很常這樣。
為了解決這個問題,我寫了非常多筆記。
但很快的,我發現一個問題:「筆記數量多到,我完全無法管理。」
做完的筆記一但收起來,過一陣子就再也找不回來。
這下子,寫筆記這件事情變成一種行為藝術——記了一大堆筆記,但也弄丟一大堆筆記。
我在這個階段掙扎很久,完全不知道怎麼辦。
直到去年,我開始研究卡片筆記。
這套系統很有用,讓我可以管理大量的筆記,解決「筆記寫完就消失在大海裡」的困擾。
而且,隨著卡片筆記盒越來越龐大,我發現我的筆記盒竟然變成一個非常強大的「寫作內容庫」。
我發現自己產出內容的效率越來越高。因為這個筆記盒,我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回覆大量 AMA 留言,最高紀錄一個晚上寫完將近 40 則,等於 40 篇短文。
其中有一半,都是靠檢索卡片盒,複製貼上我寫過的筆記,再稍微改寫就發布。
對我來說,這是一種寫作者的工業革命。
現在,我想跟你分享這套系統。
我盡力把它簡化了,不用天份,不用靈感,只要照幾個步驟累積筆記,持續三個月到半年,你很快可以架設出一套自己的「內容永動機」。
這套系統,有這五個關鍵:
1. 文章的最小單位:論點
2. 新增:每一張卡片就是一個論點
3. 分類:由下而上「隨意」建構類別
4. 連結:在對的時刻,遇見對的你
5. 檢索:重組論點,產生一篇文章
▋ 文章的最小單位:論點
一篇文章,通常是由 2~3 個論點組成的。
例如像這篇文章,從 1.~5. 我列了五個點,因此這篇文章有五個論點。(比較長一點)
卡片筆記盒幫助寫作者產出的原理,就是在這裡:
我可以把寫過的文章拆解開來,回到那 2~3 個最小單位的原子論點,然後用卡片筆記盒的方式歸納。
卡片筆記的特點就是:一張卡片,只要講清楚一件事,也就是一個「論點」,頂多兩三百字就可以了。
這樣我下次要寫作時,如果我對某個方向有興趣,就可以回頭去筆記庫檢索,然後一次拉出過去寫過十篇文章的核心論點(卡片)。
然後重新排列組合,因此產生新的觀點。我的思考不會受限於單獨一篇文章。
也因為筆記都已經寫好了,寫作就變成一種卡牌遊戲,我要做的只是重新挑選、排列卡片,就可以組成一篇新文章。
好,那,這些論點從哪裡來?
▋ 2. 新增:每一張卡片就是一個論點。
卡片筆記的特點就是:每一張卡片其實字數不多,頂多兩三百字。
因為一張卡片,只要講清楚一件事,也就是一個「論點」,就可以了。
這些卡片的來源有幾個:
1/ 之前寫過的舊文章:每一篇文章都可以拆解成幾個小部分,重新發布。
2/ 讀書筆記:閱讀時,我會在出現「啊哈!」的時刻,覺得有某個關鍵段落非常重要時,用我自己的話重新說一遍,寫在卡片上儲存。
當然不只是書本,影片、Podcast、跟某人談話中靈感...都可以寫下來。
3/ 隨時蹦出來的想法
這幾個來源,那些小想法都可以記錄下來,變成未來寫作的素材。
但最大的問題就來了:
筆記只會越來越多。我要怎樣確保,我寫下的一切筆記,都可以在未來最需要的時刻,遇到最正確的那張筆記?
也就是,怎樣在對的時刻,遇見對的你?
做到這個功能,是卡片筆記系統唯一的存在意義。
靠的就是「分類」和「連結」兩種方法。
▋ 3. 分類:由下而上「隨意」建構類別
分類歸納筆記,是每個筆記者很容易會有的問題:
「怎樣的分類法,才對?」
「一張筆記好像可以同時放在兩個分類,那應該怎麼辦?」
卡片筆記創始人,出版 70 本書的學者魯曼,他的答案是:
隨便分。
步驟像是這樣:
1/ 新增一張筆記
2/ 可以放入現有的分類嗎?可以 --> 放入分類;不行 --> 進入下一步。
3/ 根據筆記內容,隨意新增一個認為適合的分類(完全主觀認定)
4/ 重複上述三個步驟。
因為你的分類都是「有需要的時候才創立的」,因此會隨著筆記盒漸漸變大時,慢慢越來越多分類。
這是一種「由下而上」自然長出來的分類規則,你隨時可以調整分類的內容和規則。
你不需要用像是圖書館分類檢索系統那樣,「由上而下」去做,那很累,不人性化,也沒有用。
用自己的邏輯創立分類,在檢索筆記的時候比較有機會找到自己的筆記。
但是,分類也有極限,當筆記數量超過 1000 張卡片的時候,大概注定有些筆記會被埋沒在索引頁裡面,檢索的效率大幅降低。
這時候,你需要下一個方法。
▋ 4. 連結:在對的時刻,遇見對的你
你還記得維基百科剛出來的時候,你是怎樣逛維基百科的嗎?
我自己的逛法,是一直點裡面的連結。很常一篇連到下一篇,又下一篇,原本在看巴斯克蛋糕,結果就連到巴爾幹半島去了。
但有時候,就是因為這個頁面之間連結,才會找到剛剛好需要的資料。
管理超大量筆記庫也是一樣的原理:手動建立大量的筆記之間連結,讓你未來在檢索筆記的時候,可以「循線」找回這張筆記。
因為當你手動建立連結的時候,一定會標註「為什麼連結到這張筆記」,因此循著連結找到的每一張筆記,出現在你面前都會有一個理由。
因此,有很高的機會,你可以在需要的時候,遇上對的筆記。
對的時刻,遇到對的你。
「連結」是卡片筆記最核心的技術。
引用卡片筆記創始人,社會學家魯曼的原文翻譯:
"I always have the question in mind of how the books can be integrated into the filing system."
「在我閱讀時,我永遠在思考這本書怎樣連結進去我的筆記盒裡。」
這個連結也沒有複雜的地方,就只是「啊,因為____,我覺得跟某張筆記有關聯」。
一樣,建立連結的理由是純主觀的,這畢竟是你自己的筆記庫。
「要純手動建立連結」是這個方法最需要習慣的部分。
但只要能維持三個月,你一定會看到效果。
▋ 5. 檢索:重組論點,產生一篇文章
這裏是卡片筆記最好玩的地方,
也是需要一點時間累積才能到達的地方。
首先你需要持續三個月,建立一定數量的筆記(至少 >100,差不多每天寫一張 200 字筆記,不難吧)
你必須做好分類(隨意做,依照你自己的邏輯),
你必須在筆記之間做好大量連結(雖然是最麻煩的部分,但其實就是一直發想而已)。
當你滿足以上三個條件時,你就可以開始「對卡片盒提問」:
1/ 帶著一個問題,去卡片盒檢索。
2/ 從第一張卡片,一次拉出好幾張相關的卡片,獲得靈感。
3/ 重新排列組合這些卡片,形成一個新文章的材料。
做得好的話,卡片盒會像是跟你對話一樣,用你過去無數個時間點記下的筆記,回答你的問題。
於是你會體驗到,什麼叫做「讓寫作變成一種卡牌遊戲」。
例如,我可以對我的筆記庫發問:「模仿和抄襲,有什麼不一樣?」
然後進入「Index 4 - 創作者思維」索引頁裡,找到「王繁捷的甜點課程:內容品質就是最好的護城河」這個筆記。
為什麼是這張?因為這是我讀《文案變現!》中,王繁捷提到自己被完全模仿了,但是模仿他的人卻徹底失敗。
然後從這裡,可以拉出:
「模仿,但要做「3%」的改變」
(來自前 YouTube 行銷總監 Jon Youshaei 訪談)
「用模仿來學習,你仍然原創」
「不要模仿全部,以免連缺點也抄到」
「想要有一個好點子,你必須先想出一大堆爛點子。」(來自 Paul Graham 的 《How To Do Great Work》)
「文章品質是最重要的專業感來源」
(來自 Nicholas Cole 的 《The Art and Business of Online Writing》)
...依此類推,一路新增。
很快,我手上就有約快十張的材料,可以組合出一篇文章了。
▋ 無腦書摘生產法
或者,我也可以用這套方法,快速產出一篇書摘。
因為每一張卡片,只要是來自特定一本書,
例如像是這篇文章:
就是來自我在讀這本書的時候,記下來的所有筆記:
整篇文章 2000 字以上,產出時間不到一小時,因為當時讀書時早就寫好了。
我做的只是複製貼上、潤飾文字而已。
▋ 我可以實際操作一次給你看。
每次寫卡片筆記的文章,我都覺得有點煩躁。
就是,其實都是口頭講一次很快可以搞定的東西,但是用文字就要想很久。
所以我決定,乾脆開一次直播。
時間:(9/4)晚上 8 點
地點:填表後寄送 google meet 會議室連結
做什麼:1.5 小時的時間,從「下載 obsidian」開始講起,從頭到尾操作一次給你看。
「欸,也太趕了吧?就是今天嗎?」
對,就是今天晚上。
畢竟這是我第一次做私密直播,算是小規模測試,不想讓太多人參加。
直播影片也不會留存,過了就過了,沒有筆記分享。
錯過就真的很抱歉,是緣分;我未來會看情況推出不同場。
晚上見。
最近重讀遠流出版《卡片盒筆記》,搭配這篇分享相得益彰,感謝你
真的好突然,但是很期待!目前已经用了半年obsidia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