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卡片的檢驗法:直接發在 Thread 上。
Thread 那段特別讚!
謝啦~
我想問一下,我在看一篇文章的時候,有好幾個例子,我都覺得很生動,有很深刻的道理很想記一下,比如他講到憤怒,有該隱的例子,有約拿的例子,有耶穌的例子,那我應該分成三張卡片去記錄嗎?在寫卡片的時候就有點卡住,不知道從何入手。求指教。
嗨,通常如果這些例子是兩三句話可以講完的,我會放在同一張卡片裡(但也維持字數不要超過 500 字)
如果個別故事很長,或者還有別的分枝(例如講到耶穌,又講到他要帶來刀劍,或者他弄翻聖殿的桌子...),那就可以拉出去在不同張卡片。
這個決定過程,本身也是在思考「怎樣才是最小單位的一個論點」,也是能幫助你想清楚的。
最小單位的一個論點,“最小單位”這個很重要,不超過500字也是一個很重要的指標。若按這個原理去寫的話,我應該憤怒一張,耶穌的故事一張這樣。謝謝你的回覆
感謝!超有幫助,期待說明書連載~
關於 Tread 檢驗法我有點懷疑。概念上可以理解,但這樣會不會把標準拉得太高了?
畢竟筆記最主要是為了讓自己理解,應該服務自己而不是別人,而且這樣實在是太累了啊
個人覺得「製作思考筆記」和「公開發表內容」是兩回事,應該要切割開來,動機會更純粹一點,總之我自己不會這樣檢驗哈哈
嗯嗯,這也是我在持續思考的點:採用「能否發布在 Thread」是不是真的一個太高的標準?
一方面我覺得不會,基於「費曼學習法」,我必須要把一個概念寫到任何人都可以看懂,才是真的理解一個概念。還是那句話:「清晰的寫作才是清晰的思考」。這一個面向,筆記的目的是「讓我想清楚」,而不只是「留存供未來參考」用。
但另一方面,我也意識到自己花太多時間在寫卡片,前幾天整理一張聖經經文的卡片,兩小時就過去了。真的非常花時間。
花這麼多時間,有意義嗎?我還是覺得有。那兩小時,我搞清楚了一個非常重要的神學觀念,會對於我理解下一本書,或更深入閱讀聖經有所幫助。需要大量花時間在單張卡片上,可能也解釋了為何魯曼一天只寫六張卡片——六張已經是奇觀了。
成甲的書《精準學習》裡提倡過一個概念:讀書應該如「結硬寨,打呆仗」,也就是每一步都非常緩慢,以真的搞懂為目標,未來才會複利累積爆發。
我自己雖然有點討厭這種很慢的讀書方法,但還是越來越接受「慢慢閱讀才是最有效率」這件事。個人意見,給你參考看看:)
哈哈哈哈哈 你的圖上傳成功了。
最後一點真的是我自己的大頓悟,很開心有幫到你
Thread 那段特別讚!
謝啦~
我想問一下,我在看一篇文章的時候,有好幾個例子,我都覺得很生動,有很深刻的道理很想記一下,比如他講到憤怒,有該隱的例子,有約拿的例子,有耶穌的例子,那我應該分成三張卡片去記錄嗎?在寫卡片的時候就有點卡住,不知道從何入手。求指教。
嗨,通常如果這些例子是兩三句話可以講完的,我會放在同一張卡片裡(但也維持字數不要超過 500 字)
如果個別故事很長,或者還有別的分枝(例如講到耶穌,又講到他要帶來刀劍,或者他弄翻聖殿的桌子...),那就可以拉出去在不同張卡片。
這個決定過程,本身也是在思考「怎樣才是最小單位的一個論點」,也是能幫助你想清楚的。
最小單位的一個論點,“最小單位”這個很重要,不超過500字也是一個很重要的指標。若按這個原理去寫的話,我應該憤怒一張,耶穌的故事一張這樣。謝謝你的回覆
感謝!超有幫助,期待說明書連載~
關於 Tread 檢驗法我有點懷疑。概念上可以理解,但這樣會不會把標準拉得太高了?
畢竟筆記最主要是為了讓自己理解,應該服務自己而不是別人,而且這樣實在是太累了啊
個人覺得「製作思考筆記」和「公開發表內容」是兩回事,應該要切割開來,動機會更純粹一點,總之我自己不會這樣檢驗哈哈
嗯嗯,這也是我在持續思考的點:採用「能否發布在 Thread」是不是真的一個太高的標準?
一方面我覺得不會,基於「費曼學習法」,我必須要把一個概念寫到任何人都可以看懂,才是真的理解一個概念。還是那句話:「清晰的寫作才是清晰的思考」。這一個面向,筆記的目的是「讓我想清楚」,而不只是「留存供未來參考」用。
但另一方面,我也意識到自己花太多時間在寫卡片,前幾天整理一張聖經經文的卡片,兩小時就過去了。真的非常花時間。
花這麼多時間,有意義嗎?我還是覺得有。那兩小時,我搞清楚了一個非常重要的神學觀念,會對於我理解下一本書,或更深入閱讀聖經有所幫助。需要大量花時間在單張卡片上,可能也解釋了為何魯曼一天只寫六張卡片——六張已經是奇觀了。
成甲的書《精準學習》裡提倡過一個概念:讀書應該如「結硬寨,打呆仗」,也就是每一步都非常緩慢,以真的搞懂為目標,未來才會複利累積爆發。
我自己雖然有點討厭這種很慢的讀書方法,但還是越來越接受「慢慢閱讀才是最有效率」這件事。個人意見,給你參考看看:)
哈哈哈哈哈 你的圖上傳成功了。
最後一點真的是我自己的大頓悟,很開心有幫到你